首页

位置导航: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物联网应用与研究

来源:菠菜导航担保网

访问:

2013-04-17 17:09

作为一家有着近百年悠久历史的三甲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北大人民医院”)早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医院,我国重要的医疗诊治、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中心。除了以医疗、科研方面的成就而享誉国内外之外,北大人民医院在信息化建设领域同样不乏亮点。

作为卫生部开展护理记录电子化和护理移动信息化建设的试点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建立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经过前期的充分调研、购置设备、完善系统功能,移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于2011年6月在全院推开。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帮助下,北大人民医院在患者管理、医嘱管理、用药管理、器械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准确度和实时性方面得到了提升,患者的安全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全院的整体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实时获取,对关键医疗环节也进行了有效监控,不仅给护士带来便捷与高效率,更重要的是给护士带来专业化的提升。

此外,在医用物联网的科研方面,北大人民医院也颇有心得,他们在物联网应用研究方面,走在了国内前列。

护理全程闭环管理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是以医院现有的信息系统为基础,以移动手持电脑设备为硬件,配合无线局域网络技术,实现HIS 系统在病房的扩展与延伸的床旁工作终端执行系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外开始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护理人员可以应用多种移动护理设备来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基于PDA(个人数字助手)的移动电脑和移动推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成为重要的工具并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2002年首先由北京协和医院试行使用临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近年来,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国内的应用领域逐渐扩展,优势越加明显,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移动护理工作站”是北大人民医院投资1100万建立的移动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利用PDA及条形码技术,加强患者身份识别,对给药、治疗等重点环节进行管理,解决了护士站到患者旁20米护理工作不可统计、不可溯源监控的现状。

护士可持PDA到患者床旁记录生命体征和各种护理文书,查询医嘱内容和其执行状态,查询检验/检查报告和护理内容。移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还可对患者的检查标本、药品采购、分配、医疗器械管理、追踪、器材清洗、消毒等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的追踪和管理。在移动临床护理信息系统的帮助下,真正实现了医疗信息的实时获取,整个医疗护理过程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成为可能。

同时,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进一步缩短,应用PDA后,46.26%的护理文书由系统自动生成,即46.26%的护理文书仅需勾选/插入项目即可完成,7.48%为简单描述项目。每名护士每个班次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由使用PDA前的1.2小时左右缩短到0.33小时左右。护士对患者直接服务的时间增加了,患者和家属是最大受益者。护士“减负”之后,北大人民医院乳腺科病房护士长赵凤琴的最大体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融洽了。以前护士的状态是忙得脚不沾地,多与患者沟通根本无从谈起,现在则可以静下心来和患者聊天,甚至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辅导。

北大人民医院护理部在《中国护理杂志》2012年12月刊发表的一篇叫《护士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满意度的调查》的论文显示,在调查的857位护士中,护士对移动护理系统的满意度为77分左右(满分为100分)。79.7%的护士认为,使用PDA可减少护理差错,确保护理安全,这表明作为该系统的使用者,护士已经认识到其对识别患者身份、保证患者安全的作用。另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使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后,病房患者的满意度从93.8%提高到了97.7%。

在另一方面,移动护理系统还能提升对护理人员的考核质量。根据护士执行医嘱的情况及检验标本的扫码确认,可以统计单个护士每日、每月、每年的工作量及全院各病区的工作量,为护士个人和医院的绩效考评提供参考依据。根据护士上班的时间、执行各项操作的签名,统计出护士个人、病区以及全院某时间段内护理的危重病人数、一级护理患者数和具体护理操作数量,通过科学加权使护理工作实现量化,为科室建立二级考评制度奠定数据基础。

医疗物联网研究

邓世洲是北大人民医院医学信息中心的一位助理研究员,据他介绍,北大人民医院在医疗物联网的认识和研发不仅仅停留在物体的追踪和识别上,他们走得更远、更深入。

邓世洲说:“从生命形式存在的层次来看,传感器可以分为生物传感器和医疗传感器。在微观的基因、蛋白质等分子水平,已经有很成熟的技术进行信息的采集了,比如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等,能获取基因和蛋白质当中的很多信息。这个可以看作是一种传感的形式,也是物联网的一部分。”

然后是器官、人体水平,有两类医疗传感类型。一类是基于体表的,比如远程心电图测量。测心电图有诸多限制:必须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由特定的人来提供服务。北大人民医院的一个科研项目是把心电图机微型化,患者可以把它戴在身上,在完全不影响其日常活动的同时,就能把心电图的数据采集出来,并通过无线网络传到医院的数据中心,然后由后者进行数据分析。“这种医疗传感器可以长期佩戴,除了心电信息外,同时还可以采集血压、血氧等辅助指标。”邓世洲介绍说。

邓世洲向《e医疗》介绍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正在进行的一个研究项目,医院男科正在用传感器技术检测男性性功能障碍,患者可以把该设备带回家,“理论上,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都可以监测到相关数据”,这样不仅能提高诊断治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能在同一时间为不同地域的更多患者服务,而且采集到的数据也极具科研意义。

再有是人体内部的传感器,在国外的一些文献和资料里有较多的报导。比如在癫痫病患者的大脑中植入芯片,芯片可以把采集到的脑电波实时传递到数据中心,在患者大脑异常放电前,控制端会给芯片发指令,提前放电,抑制大脑的异常放电,从而抑制癫痫发作。还有植入皮下的传感器,通过无线发射器可以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实时传输出去。如果血糖指标高于限值,其佩戴的泵就可以释放胰岛素,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这些反馈治疗系统也是物联网在医疗领域应用的直接体现。

另外,在人员定位追踪方面,北大人民医院也在进行一些尝试。比如对手术室医生的管理,具体的做法是,在医生更衣柜的钥匙扣上安装RFID传感器,手术室的墙面上安装接收装置,这样在医生进入手术室时,传感器就会把当时的时间点记录下来,发送给接收器。通过进入手术室时间点和真正开始手术的时间点的比对,就可以判断主刀医生的工作效率,这种加强医生管理的手段,会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手术室内的工作效率。

未来也可以将人员的追踪定位,用在患者身上。患者带上有RFID技术的设备,通过院内布置的接收装置,医务人员就可以清晰了解他在医院内的行踪,真正做到人员流转和信息流转同步,使得医院管理更加严谨。另外,还能起到预防风险的作用,比如对不适合离开医院的患者,如果他走出病区或者院区,设备就会提供预警,以便医务人员及时处理。同样的道理也适合对医疗物资的管理。对运送过程有特殊要求和规定的样本,一旦出现样本细菌感染或者样本泄露的意外情况,往往很难追查到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如果在样本上安装一个有RFID技术的发射装置差错的追溯就会变得很容易。

来源:菠菜导航担保网《e医疗》20133月刊